自2006年国内首个化工期货品种——PTA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以来,历经近二十年深耕,一套覆盖聚酯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期货风险管理工具体系逐步成型。从上游原料对二甲苯,到中游核心PTA,再到下游短纤、瓶片,期货工具串联起石化与纺织两大支柱产业,推动聚酯产业实现从“被动承受价格波动”到“主动管理经营风险”、从“零和价格博弈”到“价值共生共赢”的深刻变革,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金融动能。
工具筑基:从单一品种到全链覆盖,织密风险管理“安全网”
聚酯产业链条长、上下游联动性强,原材料价格波动传导与供需周期性调整,长期让企业深陷“采购成本上涨、库存贬值缩水”的双重困境。2005年前,我国PTA进口依存度超50%,相关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缺乏话语权,只能被动接受价格传导。
要破解上述产业痛点,工具创新是关键。2006年12月,PTA期货的成功上市打破了这一局面。尽管初期行业对期货认知有限,但随着实践推进,其价格发现与风险对冲功能逐渐显现——PTA期货与现货价格相关性长期保持在0.9以上,成为期现联动最紧密的期货品种之一。
基于产业需求的持续迭代,郑商所逐步完善聚酯期货板块布局。2020年,短纤期货正式上市,将风险管理覆盖延伸至聚酯产品直接产出环节,实现了从“原料端”到“产品端”的无缝衔接;此后,对二甲苯、瓶片期货相继推出,最终形成了覆盖PTA、对二甲苯、短纤、瓶片四大核心品种的完备工具体系。
在交割制度设计上,郑商所通过匹配产业链供需的交割布局,让期货与现货市场深度衔接。PTA等四个聚酯期货品种交割库布局覆盖主要产销区,确保期货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需,成为现货贸易的权威价格基准。
如今,聚酯板块已成为我国期货市场“品种全、规模大、功能好、认可度高”的明星板块。据悉,郑商所未来还将持续在做精存量品种、扩大对外开放、强化产业服务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等方面发力,继续坚持服务制造强国建设,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期货力量。
企业破局:从被动试探到主动深耕,期现融合激活经营动能
在产业转型浪潮中,各类市场主体主动拥抱期货工具,从“被动避险”升级为“主动赋能”,期货已深度融入企业经营当中。
在这一进程中,贸易商群体率先打破“搬货赚差价”的传统桎梏,向深度嵌入产业的“产业服务商”转型。以嘉悦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为例,其从创立之初就植入期现结合“基因”,除常规套保外,通过基差贸易、期转现等业务为客户定制风险管理方案。瓶片期货上市后,其以基差贸易模式为余姚市意鑫塑化有限公司备货,实现供需双赢。“期货工具就像贸易商经营的‘血液’,既能稳定自身经营,又能更好服务产业客户。”嘉悦物产总经理助理叶辰说。
无独有偶,#8204;物产中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属特大型国企的核心成员,其2007年起步探索期货套保,如今已构建起基差贸易、场外期权等多元化业务框架,95%交易量采用基差贸易模式。2022年,面对涤纶长丝价格波动,其为海宁经编产业园区近千家中小企业设计加工差套保方案,通过期货盈利返还降低采购成本,2024年更是服务企业超2000家,让“小、散、弱”企业抱团抗风险。
相较于贸易商的模式革新,行业龙头企业则更进一步,将期货工具从单一的“单点套保”升级为贯穿产业链的“全链赋能”,成为产业稳健发展的核心支柱。
浙江恒逸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见证了行业对期货的认知转变,从初期试探到如今娴熟运用,在行业产能扩张、加工费低迷背景下,通过期货套期保值锁定利润,有效抵御市场波动冲击。“期货点价模式化解了上下游‘高买低卖’矛盾,其‘蓄水池’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。”其公司副总经理葛芮表示。
当贸易商实现服务升级、龙头企业完成全链赋能,产业生态的构建正迈向“从单点服务到价值共生”的新维度,企业不再局限于自身经营优化,而是通过多元协作重塑产业链协作关系。杭州热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“金融衍生品应用金字塔”体系,从风险管理、采销优化到产业服务、合作变现,层层递进赋能产业。2023年,其通过期货工具为停摆的福建经纬新纤锁定远期加工费,使其快速恢复满负荷生产;推出的“五维管家”服务,为山东某生产企业锁定原料采购价,助其大胆承接远期订单。
产业蝶变:从模式迭代到韧性跃升,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
期货工具的深度渗透,不仅改变了单个企业的经营模式,更推动整个聚酯产业发生系统性变革,从贸易模式迭代到产业链韧性提升,再到生态协同共生,产业以全新姿态应对市场挑战。
在期货工具的深度赋能下,聚酯产业的贸易服务模式完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迭代升级。从“1.0时代”单纯连接信息物流,到“2.0时代”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价值,如今产业服务已升级至“3.0时代”——以期货为基准,整合全要素资源,提供“端到端”综合解决方案。
而贸易服务的进阶不仅优化了单个环节的效率,更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实现质的飞跃。曾经,价格波动让企业陷入“生产即亏损”“囤货怕贬值”的困境。如今,占国内总产能94%的PTA生产企业、70%的下游聚酯企业,均已使用PTA期货管理价格波动风险。在行业供需错配加剧背景下,期货成为企业应对波动的“减震器”,推动行业从“只追求利润”转向“追求经营稳定化”。
当贸易服务实现精准赋能、产业链韧性持续夯实,期货更打破了产业链长期存在的零和博弈格局,推动“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”的共生生态加速形成。热联集团推动上下游精准匹配,物产中大化工通过培训让中小企业从“谈期色变”到“主动用期”,恒逸国际贸易带动上下游通过期现结合实现共赢。“未来竞争是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竞争,带动更多企业用期,才能提升全行业抗风险能力。”物产中大化工交易管理部负责人高泉都表示。
从2006年PTA期货上市探索,到如今聚酯期货板块成熟完善;从企业抵触试探到期货成为经营“标配”;从单一风险对冲到产业生态共建,期货与聚酯产业的深度融合,或已交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完美答卷。
而随着郑商所持续深化市场建设,更多企业必将拥抱期货工具,聚酯产业也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,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